随着日股近期持续创下新高,日股“七武士”也开始步入慢慢的变多投资者的视野。日股“七武士”和美股“七巨头”类似,是指在近期引领日股上涨的七家巨头公司。
然而,在“七武士”名单中,相比于软银、索尼、任天堂、丰田等众多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有这么一个企业,对于绝大多数国内投资者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名字——基恩士(Keyence)。
尽管很多人都没听过,然而,基恩士目前已经是日本第三大市值的公司,市值高达114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16亿元),比索尼、三菱商事、软银、任天堂、迅销等众多知名日企更高。
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此公司的股价近年持续稳定上涨,从2013年至今足足上涨了十余倍,可以可以称为“隐形长牛”。
这家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又是什么让其股价持续长牛,乃至于登上日企市值第三的宝座?
基恩士是一家创立于1974年的日本老牌制造业公司,其名字Keyence取意于“Key of Science”,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传感器、视觉系统、扫码器、激光打标机、测量仪器、数字显微镜等工厂自动化设备,其中在传感器和视觉系统方面能可以称为王牌企业。
尽管大众并不熟知,但其实基恩士的全球客户超过30万家,包揽了几乎全球所有行业的巨头。
无论是航空航天行业的波音公司,还是半导体行业的三星和台积电,再或者是汽车行业的日本丰田、美国通用汽车,你都可以在他们的工厂中看到基恩士产品的身影。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传感器、打标机等自动化设备的科技门槛并不算很高、利润率也算不上非常丰厚,但基恩士却是个显著的例外:2023财年,公司营业利润率高达54.08%,而2022财年的这一数据是55.3%。
实际上,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就就没有低于50%。拉长一点,从2000年起基恩士的营业利润率就没有低于过40%。
相比之下,日本央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近年来整体平均营业利润率仅有7%左右,在2023年达到略超过10%的水平时,就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了。
哪怕行业内营业利润率排名第二的工业机器人巨头——发那科,其营业利润率也只有26%左右。而与基恩士产品组合最接近、总部在京都的竞争对手欧姆龙的营业利润率更是仅为 9%。
泷崎武光出生于1945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立公司时,就大胆采用了新颖的商业模式——直销。
基恩斯不透过代理商,而是让公司业务人员直接向工厂销售。这一模式的好处不仅在于省去经销商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让公司销售直接和客户持续沟通,从而更敏锐和快捷地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提出建议方案,帮客户处理问题,同时也能发现潜在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
在这一模式下,基恩士对公司销售人员工作上的能力要求极高,业界甚至有说法认为:在基恩士工作两年的经验胜过在其他企业待过10年的水平。
基恩士销售人员对于自动化设备的专业知识几乎都可以达到工程师水平,同时他们需要频繁走访上万家客户的企业现场,不仅负责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产品,还负责从众多客户处获取大量需求信息并提出解决方案——有必要时,这些销售人员甚至会在客户的工厂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客户需求。
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基恩士的“需求卡”:基恩士的销售团队会用“需求卡”专门记录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然而针对客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这种需求卡每个月能收集到1000多个。
套用日媒的一句评价:“基恩士对客户的需求和痛点的了解程度远超行业内其他对手,甚至超过客户自己。”
基恩士在生产方面采用“无厂模式”(Fabless),即将90%的订单都交给代工厂制造。而自己的工厂只生产10%的订单——这部分订单通常是创新性产品。
这种方式不但能节省固定费用,还能灵活调整产能,依据商品特性选择拥有最适合设备和技术的工厂生产,或是根据商品供需情况增减面向代工厂的订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压低代工成本,基恩士还经常让多个供应商生产相同的零件,这使得单独的一家供应商因为担心订单被竞争对手抢走而无法提价。
此外,这也使得公司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改进设计和产品创新上,从而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从这一个点上来说,基恩士的经营理念与苹果颇为相似。
由于没有工厂设备和人力成本的限制,又有对接下游客户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基恩士可以高效地针对下游需求做出产品创新:公司产品中,有超过70%是世界首创或行业内首创,基恩士也因此成为《福布斯》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名单中的常客。
比如,2000年,基恩士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有数码聚焦功能的显微镜;2006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款三维激光刻印机;200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CMOS激光传感器等等。
在基恩士日本总部门口,陈列着一块3.5亿年前的菊石化石,公司的走廊和会议室里还摆放着其他早已死去的生物化石,这些文物都传达着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如果不创新,企业就会走上死路。
大阪大学教授延冈健太郎在其著书《基恩士的高附加价值经营》中评价,“无厂模式”是“以最少的资本与人力,提升最大的附加价值”的重大举措。
事实上,在1974年泷崎武光创业之初,基恩士当时的前身Lead Electric公司是一家生产自动线材切割设备的公司。但后来这家公司的发迹,是由于泷崎武光当时针对丰田汽车在压缩金属模具时常发生断裂的问题,量身打造了一款压力传感器。随着这款传感器后来在市场上大获好评,也令公司规模快速扩大。
在公司规模扩大的这一时机点上,泷崎武光当机立断,决定卖掉了原本生产自动线材切割机的工厂。尽管自动线材切割机业务当时仍为公司贡献了20%的利润额,但其利润率远远低于传感器业务,因而泷崎武光果断选择了忍痛舍弃。
在此后几十年的经营中,基恩士都坚持着这样只做高端生产线的经营理念。而保证产品的定位先进、能够解决用户痛点,就是保证公司产品定价权和利润空间的重点。
尽管基恩士目前产品线广泛,但其产品几乎都定位在工厂自动化关键趋势的最前沿,例如可以检测极其微小的装配线错误的传感器。里昂证券日本研究主管莫滕·保尔森就表示,基恩士汽车制造商等客户(汽车制造商约占其销售额的25%)很乐意花高价购买基恩士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以让他们在两年内就收回成本。
“实现高盈利的原因是将客户对高附加值产品的评价最大化——即对于客户来说,‘我觉得不贵’和‘如果能解决问题,我觉得很便宜’。”
在上述的经营理念要求下,基恩士对于其工程师和销售团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极高。因此,基恩士另外两个经常被外界提及的标签就是“高薪待遇”和“高强度工作”。
据日媒报道,基恩士在过去三十年间一直是日本最高薪的公司之一:2023财年公司平均年薪超过2200万日元(以最新汇率换算约合人民币104万元),不仅是日本平均职工薪资的4倍,甚至超过部分金融机构员工薪资水平。
但同时,基恩士也是日本最大压力的公司,其员工平均岁数是35.9岁,远低于日本49岁的中位年龄,天天996也是正常操作——不过,在高薪的诱惑下,每年向基恩士投递求职表的年轻人仍然数不胜数:基恩士总部每年只招收200人,但通常能收到超过5万人求职。
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由于企业对工厂自动化需求飙升,基恩士股价也快速飙升。
恰逢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因疫情期间产品需求下滑而股价下挫,软银也因投资Wework等项目失利而市值下滑,两公司创始人柳井正和孙正义的个人资产都出现缩水,而基恩士创始人泷崎武光这位极其低调的富豪,也一度坐上日本首富的位置。
尽管近两年由于全球宏观经济逆风,导致基恩士所在的工业自动化行业总体出现回落,但基恩士仍然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翘楚,其股价也在近半年内持续上涨,重新接近历史上最新的记录。
微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