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岭南画院承办实施的“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历经三年时间的周密筹备、精心创作,终于如期收官!成果展于2016年12月17日下午4:00在岭南美术馆举行开幕式。
“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第一个系统地以东莞历史作为创作主题并严格依照国家和省实施同类型项目规范执行的大型美术创作项目。通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本着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与尊重历史的原则,本工程从东莞悠久的历史中凝练出十大主题,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延伸至改革开放的当下,跨度达五千余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是东莞辉煌历史的缩影。这些一向为外界所乐道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与人物,不但深刻地影响着其时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同时也塑造着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东莞文化与东莞人的性格。在某一些程度上,本工程的实施,是东莞人追本溯源的一次文化与精神旅程。
工程组委会组织创作员进行草图申报。由组委会专家对创作草图进行初评,每个选题拟入围3件草图作品,确定初步入围名单。同时采取专家推荐方式,由国家、省、市重点美术单位、美术机构的领导和画家代表推荐。经过组委会的严格筛选与论证,最终确定画家团队的组成,分别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画家、广东画院画家、广州美术学院画家和岭南画院画家。组委会确定10件重点入围作品名单后,与作者签订创作协议书。
艺术家依据自己选题的需要开展采风活动,进行有关史料素材搜集。创作期间,艺术家们定期向组委会办公室报告进展情况,并于2015年5月11日召集相关专家学者与艺术家,在岭南美术馆举行“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草图看稿会”,对10大选题小稿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反馈给艺术家,推进创作的提高和完善。组委会分阶段检查创作情况,创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督促作品创作质量,确保美术创作工程建设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保证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组委会和创作指导委员会对有关程序严格把关,减少创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良好的运作机制,从工作程序上保证创作顺顺利利地进行。从草图的构思到创作的完成,艺术家们历经两年有余的创作,终于如期顺利完成了本次工程。
自1840年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南国门,东莞虎门踞珠江口岸,地势险要,古称“金锁铜关”,在这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海滩进行了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在抗击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中,守将关天培、陈连升及诸多爱国官兵,拼死抵抗,以身殉国。
如今,虎门建起了战争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作为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实物见证,突出表现了东莞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虎门国魂》这幅作品以虎门销烟为历史背景,主要呈现了以林则徐为首的众多官员、官兵与民众,在黄昏时刻视察炮台与销烟的重大场面。在这幅作品中主要人物安排到画面的中央中景的位置,画面以强化轮廓的浑厚手法和纪念碑式的呈现方式来突出官员们在当时的历史事件下的决断与气度。
在画面右侧前方的林则徐以单个背影的角度来塑造,重点体现了林则徐面对强敌、不畏艰险、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与历史使命。在画面的海平面远方画有小岛重点突出虎门军事要塞“金锁铜关”之意。
总之,整幅作品以浑厚粗狂的厚涂手法,重点表现“虎门销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伟大壮举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气魄!
可园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面积2204平方米,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
最高建筑可楼,高17.5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张敬修(可园园主。著有《可园剩草》)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皆能的文人,他特别倾心于绘画,曾将居巢、居廉两位大画家在可园供养多年,为他们取得后来巨大的绘画成就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居巢(1811—1865年)、居廉(1828—1904年),广东番禺人,并称“二居”。十九世纪下半叶随莞人张敬修客居东莞,深厚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使“二居”能够静下心来,潜心作画,并创造出大量极为精致的绘画作品,成为“二居”艺术上的辉煌时期。他们创造并发扬光大的撞水、撞粉之法在近代岭南画坛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岭南画派开创了先河。
可园不仅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她还是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因此历史、文化含量很重。可园又是东莞人最为熟悉和热爱的一方宝地,他们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度也许是这次历史题材创作活动中最高的。承担了东莞市这一历史题材创作后,方知要画好这一题材创作的确很不容易,顿感压力山大。
要画好这一题材首先要熟知可园的历史。创作前及创作之余我曾先后十余次赴可园现场,或观察感受、或拍摄记录、或读史验证力求了解一个有文脉厚度且丰富真实的可园。
可园的丰富文史研究成果,为创作提供了不少依据。无论是邀山阁、可堂、绿绮楼还是问花小院、擘红小榭、可亭等等都有文字及诗句等史料记载,“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水流云自还,适意偶成筑。”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园林史我还反复阅读了明代计成著作《园冶》。该书全面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古人造园的传统、理念与技法。“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构园无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为可园题材的中国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
观实景、读文史、品诗词,《可园遗韵》在创作前于我心中已诗意盎然意境生发。
在具体表现上我以纯水墨的技法并力求在虚实相生、丰富而整体、写实而不失浪漫等方面下功夫。由于有前期的各种准备的良好基础,创作过程基本能以自己最佳的状态全程投入,经过半年多的连续创作,终于按期完成这一自感满意的巨幅历史题材创作。
《可园遗韵》创作期间名画家王孟奇、何家英、张治安、卢延光、黄启明等先后到现场观看了该作品的创作过程,既肯定了创作效果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加之草图创作阶段为创作提出过宝贵意见的皮道坚、杨小彦等诸位专家、教授令我深受启迪和鼓励。此外,我还要衷心感謝东莞市委宣传部、岭南画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使我在压力和创作过程中添加了不少温暖和感动。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1943年10月15日,东莞县委组织起“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打响了党领导人民抗日的枪声,王作尧(1913—1990,广东省东莞县厚街人,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党和国家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为队长。这是日军南侵后,中国在华南地区组建并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后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
1941年6月10日,日军1个大队400余人及日伪军200余人,分两路奔袭大岭山区的百花洞,妄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主力。11日拂晓,当日伪军进到百花村时,遭到第3大队和抗日自卫队的打击,后仓惶占领高地顽抗。第1中队从东侧向日伪军发动攻击;第2、第3中队和大部队等迅速占领有利高地,形成对日伪军的包围。日伪军偷袭未成,反遭包围企图突围,均被第3大队和抗日自卫队击退。当日15时,日伪军残余固守连平圩、百花洞、大环之间的山地待援。第3大队组织突击小分队和抗日自卫队不断袭扰日伪军。12日,日军派飞机空投物资支援被围日伪军。此战,第3大队经两天作战,毙伤日伪军五六十人,其中有日军大队长 1 人,缴长短枪 10 余支及弹药等军用物资一批。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东江纵队是日军全面入侵华南后,中国在华南举起的敌后抗战的旗帜。东江纵队的前身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华南沦陷后中国在华南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东莞榴花阻击战、百花洞大捷是中国领导的华南人民武装对抗日军的较早的有组织的典型战例,中国提出的华南敌后抗战方针,最早在东江纵队得到落实。
东江纵队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并慢慢地发展成为一支抗日劲旅。东江纵队组成人员中,知识分子、港澳同胞、归国华侨居多,他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较高并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东江纵队也把抗日游击战争从农村推进到敌占区的香港及沿海城市,并成功地创造了大城市和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典型范例。东江纵队营救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保护了我国文化瑰宝,同时还抢救了一批国际友人和盟军人员,赢得盟军信任,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历史题材创作与我们平时的创作截然不同,在我看来历史与艺术结合是很难把握的事,到底是偏向历史多点还是偏向艺术多点,我认为在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是大家的事,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两者又如何“整合”?但是真实的历史是如何的?真实了就可以直接表现吗?怎么样做艺术加工使作品富有较高的艺术性又不脱离历史的真实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为我们的祖国留下许多精品力作,而在这个新时期的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又该如何去诠释?摆在我们眼前好多疑问,要求我们去慢慢地研究,去读懂过去与当下。
关于雕塑《东纵雄风》的创作,我还是先从历史出发,以“百花洞战役”为线索,尽可能去尊重真实的历史,去当地考察,通过访问,查找一些能有迹可循的历史资料,并通过这一些资料来创作,既然从历史的方面出发,那么“卷轴”就是我最好借用的形式了。作品构图以“卷轴”的形式展开,浮雕与圆雕相结合,内容结合了地域特点,高山、江水、荔枝、香蕉、稻谷等作物,所有人物从历史画卷引出,由高密集的低浮雕、高浮雕、圆雕构成整个向前冲锋的态势,背面则作为东江纵队的文字介绍,以实际形式形成一个活的画卷,让作品生动震撼。从卷轴引出的浮雕部分开几层,低浮雕到高浮雕,大块面的香蕉树衬托远景的人物与树木、高山。加强了空间处理,使作品有纵深感,在高浮雕与圆雕相结合处采用石头、荔枝树与稻谷衔接,人物下方则用波浪来衬托,加强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及气势。
在塑造上强调人物的精神面貌,同仇敌忾,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形象,力求在服装、帽子等工具上尊重客观历史,根据东江纵队队员的组成特点,做一些重点刻画。在塑造技法上以写实、写意手法相结合,使整个画面更显生动。
林克明(影响广州城市风格之人)、莫伯治(岭南风格与时代精神融合之人)、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三人在建筑史上有重大的影响力。他们的建筑规划设计都体现了他们对传统的探索,继承与革新。林克明被人称为建筑规划设计的“岭南派”中坚,莫伯治更是岭南庭园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之一,何镜堂的设计思想源于岭南建筑和园林的考查及对当代建筑的思考。三人之间都有相互合作的作品,让人感受到构思的独特与较高的文化品味。
2014年上半年东莞市政府、市委宣传部以及岭南画院委托我为“建筑三杰”作肖像创作。历经两年多的构思准备,“建筑三杰”人物油画作品终于完成。
此作品是我通过反复修正与不断调整的成果,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并得到业界朋友的肯定。
其实我在画这幅油画之前已经画了多幅“建筑三杰”水彩肖像图稿,而最终完成的这幅油画是在图稿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其构图、造型以及各种细节处理更为深化,是我绘画技法提炼的综合表现。整体效果对比强烈,特别是在灯光照射之下人物形象极为逼真,空间立体感强,如三樽雕塑般空灵活现。
我对“建筑三杰”画面的构图还是遵循最初的设想,即三位建筑大师的人物画像既可组合成一副大的作品,亦可拆分开来成为三幅独立展示的作品。该构图主要是考虑到三位建筑大师在东莞乃至全国建筑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影响力,且结合专家组意见和百姓反馈的信息,于是有意淡化“建筑三杰”在油画作品中位置排序,所以才出现这种既可组合又可拆分开来独立展示的模式。
三位建筑大师的人物肖像背景都是其代表性建筑物草图。最初建筑大师林克明先生肖像是用中山纪念堂草图作背景的,经专家组建议,因为林先生只是辅助参与中山纪念堂建设,于是改用林先生负责建筑规划设计的中山图书馆草图作为画面背景。林克明先生肖像中手拿的《城市规划概括》是其代表性建筑著作。
对于此次“建筑三杰”人物创作我有很深的体会,人物肖像的细节刻画一定要符合画面整体效果的需求;反之,如果破坏了画面整体效果,则该细节为多余甚至毫无意义的。这对我今后人物创作有极大的启发,因为这不仅使我的绘画语言和绘画结构有了很紧密的联系,而且使我的水彩绘画与同类绘画进行对话时,有了明确的身份感。
绘画创作不是追求精准的再现,或者捕捉某一具体形象面貌,也不是刻画人物单一的内心真实性,而是展现绘画本身的系统、绘画语言和画面的构建。创造具有中国特点的当代艺术,一定要突破常规模式,从传统中挖掘能与当代融合的因素,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水南乡。明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伟大的爱国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加太子太保。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授福建邵武知县。后投笔从戎,守卫辽东,抗击后金,指挥明军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含冤受磔。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为其,千古奇冤得以昭雪。袁崇焕一生文武双全,满腹经纶,留下了不少世人传唱的壮丽诗文;清廉为民,英勇善战,多次取得大捷,成就了其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梁启超称他是“明朝第一重要人物”。
袁崇焕是一个悲剧英雄,他为晚明守卫辽东,抗击清军入侵,立下丰功伟绩,却被离间计所害,惨死京城,演出了一出自毁长城的历史悲剧。
本创作小组检索了以往以“袁崇焕”为题材的创作,发现他们均把重点放在辽东大捷上,表现英雄最为辉煌的时刻。从歌颂英雄的角度看,我们充分理解这一选择,旨在唤起人们的豪迈气概,产生尊重英雄、学习英雄的向上精神。
但是,历史的复杂性在于,恰恰英雄本身充满了悲剧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保家卫国功劳巨大而又下场最惨这一点看,袁崇焕的悲剧可能是最为典型的。这说明保卫长城,不仅要在战场上,更必须落实到我们自己身上。从某一些程度看,可能我们都多多少少地参与了“制造”这一悲剧的过程,因为正是在那个可怕的时刻,无知的人们听信谗言,以为英雄袁崇焕是人人可啖其肉的汉奸。
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悲剧性的时刻,知晓自毁长城的可怕后果。所以,创作小组经过反复思考,并征求艺术界重要人士的意见,最后选择了悲剧,采用三联画形式,用肖像去再现英雄袁崇焕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时刻。
第一幅是袁崇焕临危授命,亲自从崇祯皇帝手上接过诏书,亲往辽东战场,指挥抗击清军大业。第三幅是袁崇焕到辽东前线后,视察军队,他双眼深藏在浓重的阴影中,体现了如何在困难的逆境里部署反攻。中间一幅是破题,表现英雄末路时孤独的悲怆与绝望,即将面临的可怕刑罚实际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毁长城的现实。
三联画是油画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既突破肖像画的局限,又不囿于情节画的叙事,具有着强烈的视觉感。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作品,牢记这一历史悲剧,以便珍惜今天的大好时代,守护长城,热爱中华,让远古的英雄得以释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东莞人民敢为人先,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从“三来一补”起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东莞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工业城市。
1978年9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东莞农村工业化从此起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东莞先行一步,加强了经济建设。随后,全力发展商品农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首创“办事一条龙”等。东莞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广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我在广东生活工作有30余年,亲身经历和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变。下面我谈谈《改革潮钟》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创作两年来的所思所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东莞人民敢为人先,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从“三来一补”起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东莞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型工业城市。
非常荣幸接到邀请参与《改革潮钟》的历史画创作任务,我抓紧时间广泛地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海量信息素材,走访工厂、车间,拍摄场景、形象、道具,并画了大量的速写、手稿。我以1978年9月东莞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为缩影来构思画面,反复修改草图、色彩稿,上画布的创作过程紧紧围绕着手袋厂生产车间的情景展开画面,而构图人物关系的组合、整体感氛围与主要人物的中心组合是围绕着“港商”、“厂长”、“打工妹”等,而交代出工作之间交往互为呼应关系、情节、叙事性的对话:紧扣“三来一补”——“手袋”为主题。在人物个性的刻画上,突出了“港商”西装领带的特有打扮,流露出对产品满意的对话神态;“经理”的农村个性化发型和牛仔裤,认真介绍、解释的状况;“港商女助理”佩戴耳环、项链、眼镜,手中握着样板册和订单的那种对业务拿捏的情景;“打工妹”在聚精会神的缝纫机边工作,由此构成画面的主题情节。在整体色彩调子的把握、油画造型与色彩处理上,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结构造型和色彩表现技巧,尽量真实的再现当年手袋生产车间环境,并借题发挥油画语言所烘托出的环境处理。
邓白(1906—2003),号白叟,别字曙光,东莞人,曾师从居巢、居廉的弟子梁梅泉。邓白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大师、书画家,也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学术泰斗和美术教育家,他还是古瓷艺术研究专家,是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巨著《中国陶瓷史》唯一的艺术顾问,是中国陶瓷艺术理论研究的翘楚。著述有《浙江民间工艺选集》、《古代陶瓷装饰艺术》、《龙泉青瓷艺术成就》、《中国陶瓷美术史纲》等。
邓尔雅(1883—1954),名溥霖,字季雨,号尔雅,别署颇多,晚号风丁老人,东莞莞城人。邓尔雅是一个多面才子,擅篆刻,工书善画,为南社诗人,以治印驰名海内外,是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大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篆刻家。后人编有《邓尔雅篆刻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潘达微同创《时报画报》、《赏奇画报》,著有《绿绮园诗集》、《文字源流》等。
容氏父亲早年逝世,母亲邓琼宴从小受诗书熏陶,丧夫后以坚韧的意志,克服社会压力与家庭经济困难,抚育教导子女6人(肇庚、肇新、肇祖、七娪、八媛、九娴),其中以容庚(成名作为《金文编》)、容肇祖(我国著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容媛(毕生精力贡献于金石考古事业)的学术成就最为突出。现容庚故居位于莞城区旨亭街8巷2、4、6号,为三进“三间两廊”式东莞清代民居。
王氏家族,祖父元琛,长于文学而笃信基督,三十一岁入广东虎门及其他各乡邑宣传福音。王炳耀(最早创用标点符号的著名学者)为原配谭氏长子。王炳耀德配叶氏生六男、三女,其中儿子宠惠(法学奠基人之一)、宠佑(中国矿藏之父)、宠益(病理学家)造诣最深,并影响后世。
我们选择了这个主题,因为上个世纪在东莞曾涌现过成群的学术天才,他们的思想和学问,给这片土地增添了荣耀。他们生活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一个世纪虽然离今天不远,但百年岁月,风云激荡,让我们与他们之间遥遥相望,若有若无。
历史画,就是追述历史的人和事,一些与时代风云有关的事,让历史的现场存活于今日。正是这批屹立于学林的大家,延续绵绵不断的东莞文脉,给今人留存智慧和能量。这是我们画这幅画的责任,也是现实意义的所在。
于是,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读史,读书,读广东当代学人,读岭南文史,读东莞历史人物,读中华民国史,让历史清晰。在咀嚼、回味、感叹中感受这一代学人的共同风骨,理解他们特有的学术风范,甚至与他们一起谈笑风生。
从构思、构图、形象、服饰、道具、生活现场以至从语言到笔墨的基调,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从模糊到清晰,从繁杂到单纯,从单纯中力求亲切,从亲切里力求深刻。
东莞学人绕不开东莞这片土地,他们在这里诞生,他们在时代的风气中积累正能量。在时局变动中结伴而来,他们绝意浮名,不干寸禄,却拥有一颗不媚俗的心。这正是学人的风范和骨气。
于是,我们追求画面的简约与平淡。让他们在历史的角落里和研究,亲和谦让地和我们相视,听他们传授,听他们指点,理解他们的懊悔与欣慰,却不敢惊动他们的平静的心。
于是,我们放弃了色彩,不炫耀笔墨,让历史稍稍变得模糊与发黄,因为他们气质高雅,生活清淡,以水墨表现,让学人的书卷气流于画面。
于是,我们力求形象的写实,气质的高尚。图书馆里存着他们的著作。历史的照片留下了真容,生活的细节还在后人的记忆中,他们还生活在我们身边。
历史画必须与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有关,历史画必须结合今天,去描画理想和愿望,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我们仅是用一种艺术的手段,选择一种艺术的符号,将这一切紧密地结合与反映出来。贴近大地,反映时代的潮来潮去。
蚝岗遗址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距今约5000年,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更显其价值的可贵。墓葬中出土了两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遗骸,蚝岗贝丘遗址因此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
东莞市蚝岗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遗址保存面积约650平方米。专家推测珠江三角洲是距今一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蚝岗一带当时很可能是个海岛,遗址西部原有一流向西北的河流,养育的应是珠三角最早的土著居民。在蚝岗遗址发现了四方形的水沟痕迹和墓葬,还有石磨,这说明当时古人类已经在这里建房定居、繁衍生息。而从堆积如山的蚝壳、大量的鱼骨及只见渔猎工具可判断:当时蚝村人乃至珠三角祖先们的经济生活主要以在海边渔猎为生,他们已懂得在房子之间挖排水沟,每天都从海边捕捞大量的海贝、鱼类,在食海鲜的同时,他们也会狩猎动物、制作树皮衣料、伐木挖独木舟和烧制用于盛食物的陶器。当时尚未懂得经营农业,但会采集野生稻谷,并用石磨磨出食用。一些块茎植物、野果、薯芋之类也成为日常食物并与别的群体交换。
大型油画《蚝岗曙色》的创作正是根据蚝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的文物和专家推论相结合,以画家的视角和想象,运用丰富的油画艺术语言,线多年前“蚝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首先我们釆用金黄主色调,画出晨光破晓,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喻意东莞先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开启。构图上吸收运用了西方古典历史画的精髓,釆取大场景,纵深宽阔、人景交融。并汇聚了珠江流域的河流、海岸、岛屿、树型、植被等特征,描绘出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在造形、用色上釆用朦胧、冷暖、虚实相间的对比手法,营造出黎明时分,旷古而神秘的整体气氛。人物形态近似早期的马莱人种,动作有力而笨拙,散发披肩,虽有树衣遮身,仍好赤身露体,热带特点明显。《蚝岗曙色》集中反咉了早在石器时代,珠三角古人类已经在蚝岗一带繁衍生息,遗迹的发掘更印证了古代的珠三角并非人们所说的蛮荒之地,让我们来共同开发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汉族广府人,东莞虎门人士。我国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参加北伐和中原大战,后任十九路军总指挥,淞沪警备司令。现蒋光鼐故居,又名荔荫园,坐落在虎门镇南栅村三蒋自然村。
蒋光鼐领导的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者,首次在大都市上海进行的一场自卫战争。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等将领的指挥下,凭借劣势装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同时也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十九路军将士顽强抗敌精神不失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烈焰腾升的一束火炬,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反抗外来入侵的斗志和信心。
要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大都市,这样特定的环境不能回避,不然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主题内涵。因此,对特定环境的营造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我在处理上要求既要有大都市的环境特点(个别建筑物以上海外滩最有代表性的大楼为原型),又让它笼罩在战火销烟之中,并加强烟柱的气势,加上残垣碎片,渲染出战争气氛做为作品的基调。建筑物一方面采用虚的处理,同时要与战火有机的结合,衬托出前景的人物活动,召示着夜色中战争的残酷已发生……这场战争主要是阵地攻防和巷战,短兵搏杀非常惨烈,但考虑到近战与蒋、蔡等将领不可能同时出现,而蒋、蔡又是主要刻画的对象,所以我选用蒙太奇手法,把几个瞬间出现的镜头结合在一起,叙事与表现相结合,营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主要人物的静与战士的动相结合,以整体的大动势加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充实其中,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比如蒋光鼐和蔡廷锴的造型处理:现实中蒋的个子矮,蔡的个子高,但作为艺术形象,要恰当地把握这种差异;战士造型分为四组,重点刻画炮兵和掩体中的机枪手,对后面潮水般向前的战士的形象、动态、角度进行了精心安排。各组人物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战士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十九路军常用的斗笠)都是在历史图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处理。
《抗日火炬》的创作过程给我的重要启示是:处理这样的重大题材,要尽量对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以及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反复酝釀,找到切入点,选择自身的表现角度。把握大的方向,对细节要不遗余力。笔墨表现要放得开,控制好画面的整体感。这幅作品创作时间长,难度大,事先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用最好的状态投入创作。2016年恰逢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八十五周年,我与助手有机会参加这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活动,并顺利完成作品,无疑是对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的最好纪念。
战争后,东莞外贸有所发展。1843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莞城、太平、道滘、双岗、涌口、石龙等地相继开设了口岸。东莞对外贸易地区主要有香港、东南亚以及印度、日本、伊朗等国家,外贸的主要商品有爆竹、水草、京果杂货等,外贸经营者有座商、临商、季节性水客等。1948年,东莞烟花爆竹出口量占当时世界爆竹销售量的30%。1937年,东莞水草大量远销日本、南洋等地。近代东莞在国内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两年前,我们入选“东莞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人员名单,承接了该工程十大创作选题之一《海贸前沿》的创作任务,之后我们就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件作品的创作之中,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创作计划,列出了较详细的工作步骤:搜集历史资料——跑图书馆、博物馆;深入生活搜集素材——走访古码头和现代渔港码头。
经过几个月的素材搜集,我们很快进入到构思构图当中,由于我们有了到省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相关行业博物馆搜集的大量资料,还有到港口码头及古码头遗址的写生素材,便信心满满地动起手来。最初我们对这个题材的理解,以为海贸就是将东莞的物产由海上向其他几个国家销售,有“销”必须有“产”,于是我们的构思立足在“产”和商业环境的表现上,而能体现“海贸”特征的船运放在了图的一角,第一稿出来后,从画稿整体效果看,大气势是不错的,这一稿便递交给第一次专家看稿会评审了。
在第一次看稿会上,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针对《海贸前沿》第一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修改完善意见,会后,我们将这些意见结合选题内容做要点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研究,我们又多次带着问题回到博物馆、图书馆查阅史料,利用互联网搜索,补充素材,经过不懈的努力,收获不少。在新的资料提供的历史信息启发下,对该题材的主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发现第一稿扣题不是很准,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晰,主题不够突出。有了这一醒悟,在新的素材启发下,我们的第二稿在构思、构图有了新的亮点。我们结合专家学者在历史节点、历史背景、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对第一稿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首先,在时间定位上,按照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将时空推到清代中后期。地点:“虎门口”,据记载:当年“虎门口”设在珠江口的下横档岛,主要任务是检验进出口货物。其次,用码头(口岸)取代第一稿中占画面主要位置的生产场景,改独立情节画面叠拼方式为三联拼组合画面。在第二稿中将海贸的货物转运场景作为重点描绘,在画面中间主要位置重点描绘码头和关口的繁忙景象,这个场景包括码头搬运人员劳作、货船物资装卸、货物检验登记、货物包装堆放,以及外国商人交往等情节。并在中景位置安排待运的商船,突出货物贸易的基本特征。其三,为了强化画面视觉效果和历史的认同感,在画面上方叠加东莞海贸航线示意图。其四,考虑具有东莞地域特色的外销物品画面对海贸主题的重要性,如描绘莞香、莞草、莞席等内容的画面都必须保留,于是采用在左右对称位置,叠放以静物特写方式描绘的东莞物产组合图块,加强画面与主题有关的内容,突出画面的多元结构效果。其五,参照清中后期海关图片资料中描绘的海关旗杆和相关码头样式,以全景式构成,加电影蒙大奇式的叠加手法,再现海贸起点之地的兴旺景像,更好地突出了海贸前沿的重大主题。
在第三稿中,主要就专家学者在第二次看稿时提出的意见,我们对画面主体部分作了较大的改动,劳作场景人物作了一些调整。在第三稿改动前,我们把收集的素材重新过目,提取一些有用的素材,再从中整理出一些构图,最后都因一般化,缺少泊船的气势而不成功,这说明只有多的素材是不够的,出效果还应该是意境新、构图新、表现手法新。于是,我们又反复深入生活和查阅资料,加强码头环境气氛的感悟,加以诗情画意的联想,酝酿新的意境。开始我们在画面大背景上重叠海贸海运古地图,利用陆地海水的对比色块变化,吸收西画冷暖色调的处理,色彩确实显得丰富了,画面的厚重感也出来了,感觉比较满意,这个稿随后还放大上了色。可是后来发现背景有些乱,最后只好放弃了,又重新来过。接着第四稿,画面的主置舍掉了航运图,把航运图移放到右联的上方。然后将泊船桅杆纵向装饰性排列,并在勾染技法上,我们又尝试用线来构成画面的纵向立体效果,双钩与没骨结合的画法,加强虚实对比和前后空间的层次;近处人物,用小写意的表现手法,笔墨灵动,人物更具活力,劳动场景氛围更显生气,加强了意境的表现与美感,也大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大型的壁画式国画创作,有较多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我们在表现手法上也考虑到与单纯的国画创作都不一样,就是整幅画追求丰满、繁茂、厚重、设色典雅,给人一种历史感悟和催人奋发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作用,一是能显示出作品的饱满和与众不同,二是用这种手法来体现海贸题材的繁荣景象能恰到好处。
通过《海贸前沿》历史画的创作实践,我们从中感悟到,创作历史画要想在构思、构图和色彩上出新,今后应不断向传统学习,吸收各门类艺术的营养,变革创新,进一步探索历史知识,丰富艺术修养,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并使之具有时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研究生活、研究时代的同时,深入研究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达到物我交融、神遇而迹化的境界,这样才可以真正画出自己的心声,才能创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大众喜欢的历史画作品。
关注丨哇塞!东莞最会唱最会写最会拍的达人们都聚集在这了,还有你们的曾敏杰!
微信联系